笔趣阁小说网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小说网 > 汉末:家祖乡啬夫 > 第394章 臣有一计

第394章 臣有一计

推荐阅读:

事实上,两者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。

能够沦为流民者,大多都已经走投无路,周琦只需保证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,这些流民非但不会闹事,反而还会感恩戴德。

如果再画個大饼,这些流民就能很快转化为劳动力,帮助周琦发展各地。

投降的赵国士卒却并不相同。

首先,他们并非心甘情愿投降,在河北都有家眷,并没有留在楚国的心思,反而想要返回故乡。

听到这里项弘心中疑惑稍减,不过想起了诸葛亮前面的话,当即再次问道:“孔明说这只是其一,莫不是还有其余原因?”

诸葛亮颔首:“数十万袁军降卒滞留楚国,若不严加防备,必然会带来巨大隐患,短时间内楚国已经无力北伐。若袁绍身死,赵国危在旦夕,曹孟德、刘玄德必然趁机大肆攻占赵国领地,坐收渔翁之利。”

“事实上,早在袁军粮草被甘将军焚毁的消息传出去以后,曹孟德与刘玄德就已经开始调动兵马,此时已然攻下了许多城池。”

“主公耗尽国力,辛辛苦苦与袁本初大战数年,岂能让他人坐收渔利?”

“只有放回袁本初,才能稳住河北局势,对抗曹、刘二人,给我们争取到足够的时间。”

这种心态,自然不能指望他们像流民那般容易安顿,稍有不慎就会激起哗变。

其次,流民可以就近建设新的村落,只要能够保证他们的基本生存需求,基本都不会闹事,反而会兴高采烈的建设家乡。

投降的赵国士卒却不能聚集在一起,反而要分散到楚国的各个郡县,让他们不能相互串联、作乱、潜逃,还要让各县、各乡、各亭官吏监督。

如此一来,必然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。

人都是群体生物。

项弘这才恍然大悟,道:“原来此间还有如此多计较!”

且不说项弘、诸葛亮、张辽前去徐州赴任。

却说周琦亲自坐镇广陵郡,几乎调动了整个楚国的力量,花费了半年之久,才终于将数十万赵国投降的士卒安顿了下来。

半年时间,几乎也将楚国国力消耗殆尽。

或许有人会说,周琦当年在尚未完全掌握扬州的时候,安顿了那么多流民,也不见有如此巨大的消耗,为何安顿这数十万赵国投降的士卒,会如此大动干戈?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