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小说网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小说网 > 雪淞散文随笔集 > 词人之痴

词人之痴

推荐阅读:

不合时宜,惟有朝云能识我;

王闰之灵柩一直停放京西寺院里,十年后苏子由将其遗骸与东坡尸骨埋到一个坟墓里,实现了东坡祭文“惟有同穴”的誓愿。

苏轼的第三个妻子名王朝云。苏轼对她也是一片痴情,称之为“天女维摩”,视其为红颜知己。有一故事可见红颜知己的知和趣。“东坡一日退朝,食罢。扪腹徐行,顾谓侍儿曰:‘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?’一婢遽曰:‘都是文章’,坡不以为然。又一人曰:‘满腹都是见识’。坡亦未以为当。至朝云乃曰:‘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。’坡捧腹大笑。”

东坡写下一首《蝶恋花》:

花褪残红青杏小。燕子飞时,绿水人家绕。枝上柳绵吹

又少,天涯何处无芳草!

“茜纱窗下,我本无缘;黄土垅中,卿何薄命。”苏轼王弗正应了这句话。恩爱夫妻只度过十一年岁月,王弗因病芳魂西归。苏轼悲痛欲绝,含泪书写悼文,在王弗的墓前仰天长叹:“呜呼哀哉!余永无所一怙!

苏轼又在爱妻墓前植松苗三万株,万缕相思万株松,日日夜夜守卿前。

由于过分悲痛,已在文坛崭露头角的苏轼竟然三年没有写诗,就是在殿试时也说不能赋诗,很看重苏轼的宋神宗居然奏准,让他径入二试。直到十年后,苏轼满含悲情,满含思念,为亡妻王弗写下流传千古悼妇词《江城子·记梦》:

十年生死两茫茫。不思量,自难忘。千里孤坟, 无处话凄凉。 纵使相逢应不识,尘满面,鬓如霜。

夜来幽梦忽还乡。小轩窗,正梳妆。 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料得年年断肠处,明月夜,短松冈。

墙里秋千墙外道。墙外行人,墙里佳人笑。笑渐不闻声

渐悄,多情却被无情恼。

词罢让朝云歌唱,朝云红唇末启,泪满衣襟。苏轼问其故,朝云说:“奴所不能歌者,惟‘枝上柳绵吹又少,天涯何处无芳草’二句。因这两句显现世事无常,令人心悲。”

此词如谶语。没过多久朝云就患病去世,年三十四岁。苏轼为其写祭文,无一句表现男女柔情、儿女情长,而如写给一同道,一知己,充分表明朝云在苏轼心中的独特位置。

东坡遵照朝云遗愿葬其于惠州城西丰湖侧,墓上筑六如亭以纪念。亭柱上镌有一副苏轼楹联:

词句明白浅显,素朴无华,但却感人至深,因为字字含着血,盈着泪,是肺腑之言,痴情倾诉。此悼妇词可谓前无古人,后人若想超过,怕也万难。谁人才华敢比东坡?谁人痴情能胜东坡?

王弗英年早逝,殊可堪悲,但得东坡此词,可永远心慰九泉之下矣。

苏轼的第二个妻子名叫王闰之。她是进士之女,又比苏轼小十一岁,但却甘心嫁个苏轼做填房,爱的是苏轼的才华和痴情。苏轼性格豪放,不拘小节,不善周旋,故而仕途多舛,屡被降职流放,而且越走越远,直到荒凉蛮地。可王闰之毫无怨言,逆来顺受,专心相夫教子,与东坡同甘苦、共患难。

二十五年后,王闰之又病逝。苏轼万分悲痛,深情写下祭文:

“妇职既修,母仪甚敦。三子如一,爱出于天。从我南行,菽水欣然。汤沐两郡,喜不见颜。我曰归哉,行返丘园。曾不少许,弃我而先。孰迎我门,孰馈我田?已矣奈何!泪尽目干。旅殡国门,我少实恩。惟有同穴,尚蹈此言。呜呼哀哉!”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